E-mail:sun@17toushi.com
服务热线:+13951786303(孙生)

《故宫三部曲》人工智能艺术大展定档! 8月8日, 看AI如何“重绘”历史!

日期:2025-07-25 浏览:
《故宫三部曲》人工智能艺术大展  

文学经典携手人工智能再现故宫历史风云;数字科技打造仁人志士守护国宝经典场景;科技与艺术汇聚熔铸华夏文明时代华章

文学经典+人工智能 | 近百幅AI油画 | 十多项新媒体交互

     《故宫三部曲》是江苏省文联主席,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章剑华历时近10年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,包括《变局》《承载》 《守望》 三部,用近百万字和404幅罕见的珍贵照片,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故宫近百年的动荡历史,首次全景式地呈现了故宫的前世与今生,被誉为首部文学版的“故宫通史”。201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,获得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,同年台湾世界书局出版繁体字版向全球发行,并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及国内外近百家知名图书馆收藏。荣获第六届“徐迟报告文学奖”和江苏省“紫金山文学奖”,改编成42集电视连续剧《国宝奇旅》,在国内产生热烈反响。

展览前言

 

       今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,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在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时刻,我们迎来了《故宫三部曲》人工智能艺术大展。

       10年前,作家章剑华的《故宫三部曲》横空出世,被誉为“中国故宫第一部文学性通史”。作品以恢弘笔触描绘了紫禁城六百年风云变幻,从权力博弈到文物南迁,从匠人雕琢到文明传承,凝结着中华文脉的厚重与坚韧。该作品荣获多项文学大奖,并被改编为电视剧与话剧,让故宫故事成为跨媒介的文化符号。

       今天,我们为这部文学作品注入新生命力。人工智能算法与《故宫三部曲》文字相遇,数据洪流冲刷历史褶皱,重点事件、鲜活人物、经典场景以油画、视频、动图等形式重新生长。AI在学习史料与艺术样本后,将故宫人守护文物的赤诚、文物南迁的艰险转化为光影与影像,让观众沉浸于这场紫禁城艺术奇旅。

       作为国内首个AI浓度达86%的展览,现场尝试了许多新鲜大胆的手法。AI捕捉文字中的历史光影、情感张力与空间想象,在画布上重新“复刻”并“演绎”文明守护之旅。每一幅作品都是文学叙事与人工智能碰撞的艺术火花。展览还构建了多模态交互系统,让观众与展览内容深度互动,融入气味模拟,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。

       我们深知,艺术与技术、文学与算法初次碰撞的成果或许带着青涩。但这份“不完美”恰恰印证了探索的价值:技术不是冰冷工具,而是激活传统的钥匙;文学不是静止文字,而是可通过数字基因重生的生命体。

       人工智能浪潮重塑世界,改变人类生产与生存方式,也打通文字艺术与视觉艺术壁垒,在文艺领域创新。当机器理解“意境”,代码编织“共情”,文艺创作与传播边界被重新定义。但无论是艺术新定义还是新系统,其底色仍是艺术家的创造力。因此,艺术家们要珍视和锻造艺术灵感与创造力,同时拥抱技术。

       本次展览期待AI对《故宫三部曲》的转译,开启一场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,让观众触碰历史温度,品味传统文化魅力;让更多人透过新媒介读懂故宫的沧桑与辉煌。我们更期待这场实验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探索提供借鉴,让技术服务于人文,让传统在创新中延续。

       站在百年故宫与抗战胜利八十载的历史坐标上,我们既是文明守护者,也是时代提问者。愿这场展览成为跨越时空的对话,让过去与未来相遇,传统与创新共赴新程。故宫叙事,技术赋能。

展览启幕,与君共赏。

展览亮点
       AI算法解析《故宫三部曲》近百万字和404幅罕见的照片,提炼关键场景进行视觉转译。技术路径:NLP解析文本(读懂历史故事,抓取关键情节和情感)→GAN生成油画(AI画家根据理解反复试错作画)→艺术家微调(最终生成逼真的油画)。

       国内首个AI浓度86%的艺术大展‌——当文学作品遇见人工智能,历史在算法中重生,文字在光影间流淌。

       多感官沉浸体验‌——AI油画、动态影像、气味模拟、数字人互动,全方位唤醒你对历史的感知。拍照生成"清宫画像",与故宫数字守护者对话。
 

第一厅:变局——

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

       AI复刻紫禁城六百年的风云骤变,算法生成明成祖朱棣营建紫禁城的恢弘场景,动态呈现"皇宫变博物院"的文化觉醒。沉浸式剧场体验故宫移步易景,深刻感受到从皇家宫殿到人民博物院的文化转型与传承,感受文化立国的深层命题。

     《清宫御用画师画像馆》是一场跨越三百年的艺术对话,以AI技术复现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的笔触精髓,将观者瞬间带入东西方美学交融的清宫画院。装置通过实时影像捕捉与生成对抗网络(GAN)深度学习模型,将现代面孔转化为郎世宁笔下兼具写实与装饰性的肖像杰作,让每一位参与者成为“数字御用画师”的创作主角。在这里,AI复活宫廷画名家郎世宁,让康乾盛世最富盛名的宫廷画家之一绘出您的美!
在这里,投影打造沉浸式空间,让您顷刻间直达紫禁城!

第二厅:承载——

从文物南迁到国宝回归


       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,亲眼见证故宫人如何克服重重困难,将珍贵文物安全转移。数字画卷缓缓展开,每一幅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情感,让人不禁为故宫人的坚守与牺牲而动容。此外,通过AI故宫数字人的生动讲述,观众还能深入了解故宫文物背后的故事,感受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。这一厅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,更是对故宫人守护文明、传承文化的崇高精神的致敬。

       李石曾、易培基、马衡、吴瀛四位故宫守护者突破时空桎梏,与当代观众展开思想对话。装置采用AI深度学习与实时渲染技术,复现四位历史巨擘的音容笑貌,使观众得以手持话筒,以关键词叩响历史回音壁。在这里,AI数字人技术,让您与故宫人畅谈宫廷百年,了解这座皇宫的前世今生。
       在这里,扮演故宫文物登记员,帮助文物打包分类,保护文物安全迁移!
       在这里,触摸地点了解历史,感受西迁路上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。

第三厅:守望——

从故宫新生到故宫新貌



       观众仿佛穿越时空,亲眼见证两岸故宫文物因历史波折而命运交织的动人故事。"墨影随行: 富春山居图AI共创装置共创"将文化传承的参与感推向高潮,可以在屏幕上“泼墨”,亲手修复传世名画,体验黄公望的创作心境。通过“体感文物共舞”游戏,赋予文物新的生命,展现出中华文化独特的韵律与美感。在娱乐中学习文物知识,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。

       在这里,富春山居图亟待修复,用你的妙想画手将遗憾变成圆满!
       当视觉与听觉在数字艺术中趋于饱和,《紫禁城嗅觉档案》以气味为密钥,解锁故宫文化记忆的深层密码。装置通过气相色谱分析与AI气味合成技术,复现紫禁城消失的嗅觉景观,让观众在氤氲的香气分子中,触摸历史的温度。
 
       此外,还有AI复古报纸拍照机、AI共创苏州繁华图以及精美文创等待您探索!

展览团队

策划: 章剑华

策展: 孙峰峰 

统筹: 姜波

艺术指导: 冯云、杨京玲

美育指导: 祁林

策展执行: 李晔 

策划助理:

 孟昱、张星星、孙文彬

AI内容制作:投石AI工程师团队

(余建林、李浩鹏、李来喜、李志)

视觉及交互设计师:唐阳阳、周银辉、邵军贺、许文慧

执行团队:李孝天、杨晨阳、单哲哲、李梦瑶、李培龙

出品方:

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

江苏阿波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

展览时间:2025.8.8~2025.11.9

展厅面积:1000平方米

地点:洋河艺术中心四楼洋河美术馆(南京市建邺区中和路1号)

联系电话:李老师15042488789
展览购票

(在美团/大众点评/大麦网/亲子周末搜索“《故宫三部曲》人工智能艺术大展”或关键字“人工智能艺术大展”即可购票!)

 

 
 
 
南京投石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0-2025 ,All Rights Reserved 17TOUSHI
地址:南京玄武区蒋王庙4号 玄武骥谷产业园(投石科技楼);
电话:025-85497011 ;  传真:025-85497011     E-mail:sun@17toushi.com QQ:6684175